为促进研究院员工进一步了解北航文化、感受北航精神、熟悉工作制度和流程,保障研究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梁国栋率全体员工于8月23日至28日赴北航本部开展为期6天的工作培训。
在这几天培训中,学校各部处负责人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并给予大力支持,培训内容分为岗位工作培训、参观研究院下属6个研究中心位于北航本部的实验室、参观北航科技园与校外企业三大板块。

宣传工作培训:
宣传部部长谭华霖以简述了北航发展历史,历史的年轮告诉我们“北航人”践行着“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身为北航人的自豪感,也让我们明白了肩上任重而道远的使命和责任。尤其是微信宣传和网站宣传,在做好宣传的同时,与北航展开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北航平台提升研究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建立长期鼓励机制来加强团队建设,加强与社会公众联系,与周边记者、地方媒体加强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
校友工作培训:
校友总会秘书长王有洪详细介绍了学校校友工作,对如何合理开发校友资源进行介绍,并建议研究院依托当地政府、校友会和社会的支持,建立“接地气”的研究院,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与研究院发展的协作,将产业化与科研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国内外研究院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优化属地资源建立特色的地方研究院。实行完备的薪资酬劳制度,并与当地政策相结合,建设研究院特色科学发展道路。王秘书长提出了四化概念,即研究院知名度和影响力国际化、校友家园化、研究院品牌化、属地化特色发展。
网络信息化工作培训:
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云春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工作情况,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三个原则:资源集约化、社交实践泛化、大数据活化,运用创新机制、活动社交、构建生态、规范标准、网络空间安全五个关键词定位了北航网络运行模式,以珠峰擎天、筑梦飞天、致真问天、鲲鹏逐天、寰宇巡天、大爱润航、铸魂领航7个模块概括了网络信息发展的总体布局。李主任强调应加快研究院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北航的网络对接和远程协助,落实IT治理和资金保障、规范数据管理、完善信息化项目、促进校地互动交流、推动党建与互联网结合,并达成研究院与北航建立网络异地灾备的初步意向。
招标采购管理工作培训:
招标采购管理中心主任顾广耀为研究院员工详细解读了学校招投标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顾主任提出建议,研究院需参考属地化标准管理,不能“照搬”,可以借鉴合肥当地高校制度,将北航规章制度属地化,制定适合自己的政策、招标条件、资质等。合理选择招投标代理机构,严格按照法规执行招投标程序。
公文工作培训:
党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张蕊详细介绍了公文类型,学校公文运转流程以及公文写作规范等内容。公文是机关公务活动中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特定的体式,无论从事何种专业工作,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处理公务,以保证协调各种关系,使得日常工作正确、高效地进行。对于日常的公文运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等原则。
人事人才工作培训:
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贾增科详细介绍了我校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进相关工作,以及国家级各类人才引进支持办法、学校人才引进支持办法。贾老师建议研究院应根据当地人才政策,制定吸引人才的特色计划,同时开拓国际视野,积极吸引海外人才。研究院前期的建设,应该从本校团队寻找师资力量,由研究院提供相应办法与其相辅相成,可以通过唯实论坛等形式吸引人才。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培训:
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玉彬就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考核等工作与研究院员工进行交流。提出研究院应建立人才库和专家库,使用科研软件系统,便于日后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研究院应积极促进科研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对于科研项目采用跟踪式管理,同时专利申请需规范化、合理化。
办公室工作培训:
党政办公室综合科原野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接待服务、大型会议活动工作中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办公室是综合性管理部门,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发挥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作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综合、协调、服务、督察、研究、总结、立法、指导。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办文 ,办会 ,办事。
对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应考虑周全,避免疏漏。遇到问题应根据情况及时应对,做到快而不乱。最后原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工作的丰富经验:做好服务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加强政策理论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培训期间,研究院员工参观了北航校史馆、北航航空馆、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北航科技园、北航孵化器、虚拟实验平台等校内外企业。



通过此次培训,研究院全体员工收获满满!了解自身岗位职责,掌握相关制度与工作规范,加强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推动研究院各项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扬“空天报国、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务实担当”的北航精神,坚持“爱我北航,以院为家”的院训,传承“北航梦、中国梦”,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一份力量。